执行概要
本文将总结FAIRR针对中国大型蛋白质生产企业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与中国畜牧业最密切相关的ESG风险和问题。在《Coller FAIRR蛋白质生产商指数》所评估企业(共60家)的总市值中,中国公司占比40%——在3370亿美元的总市值中占1360亿美元。在12家中国企业中,有10家在评估的所有风险类别中均被列为“高风险”。
2020年,中国政府制定了新的目标,于2030年前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鉴于畜牧业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显著影响,要作出有效的部门脱碳规划,就必须获得动物蛋白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本论文发现,由于目前的信息披露极其有限,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方面,大多数中国企业都被列入了“高风险”行列。关键的一点是,在接受评估的中国企业中,没有一家报告关于范围三排放目标设定的信息;而此信息的披露对理解和缓解整个供应链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生物多样性风险和抗生素使用的报告方面,情况也很类似。生物多样性风险是其表现最差的类别之一;在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100%的中国公司都被列入了“高风险”行列。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不仅会带来财政意义上的重大风险,还会引发重大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威胁粮食安全、破坏民生稳定,并导致数以千计的物种灭绝。对中国企业及其投资者来说,为更好地管控动物蛋白产业在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所带来的重大风险,对上述风险类别的报告至关重要,尤其在中国准备主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之际——这是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政策峰会。
Coller FAIRR的《蛋白质生产商指数》显示,在纳入该指数的中国企业中有92%未披露其使用的抗生素数量,且只有3家企业提到了抗生素政策或报告承诺。2020年,中国国务院鼓励畜牧业实施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减少抗菌兽药的使用,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企业披露抗生素使用数据将使中国政府能够跟踪和监测抗菌素耐药性和发病潜势,也帮助投资者识别由此产生的风险。
在这12家企业中,有25%报告了向替代蛋白质多元化发展的证据;目前的趋势表明,在私人投资和政府支持下,到2030年,替代蛋白质市场可能会出现大幅增长。向替代和可持续蛋白质多元化发展被视为一种有可能同时降低与中国政策格局相关的多种风险的策略。
中国证监会最近针对2021年上市的公司推出了新的报告准则,但目前这些准则均属自愿性质,且未给出细则。更好的信息披露可让中国通过提高数据可用性、改进风险管理、控制畜牧业对自然和公共健康的负面影响,提高其实现新的气候变化目标的能力。
导论
在过去40年里,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80年至202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9%。然而,这种经济扩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GHG)排放国。鉴于中国的规模,中国经济及其供应链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着影响。随后,中国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公共卫生危机等全球问题的应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GDP的增长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变化,导致了农村地区城市化、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在中高收入国家,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动物肉类和奶制品消费的增加,因为消费者会将其食品预算中的更大部分用于购买动物源性蛋白质。仅在2020年,中国就生产了4130万公吨猪肉——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并且中国已迅速成为了最大的肉类生产国。由于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预计将上升,Coller FAIRR的《蛋白质生产商指数》及其对中国肉类生产企业的评估表明:中国肉类需求的增长可能会产生深远影响。
《Coller FAIRR蛋白质生产商指数》评估了全球60家规模最大的动物蛋白生产上市企业,就有关的重大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问题对其进行细致审查。科勒《Coller FAIRR蛋白质生产商指数》采用的方法是与投资者、主题专家和公司一起开展年度咨询。《指数》所涵盖的公司均有机会对我们的分析作出回应,并针对各自的评估提供反馈。公司分析所参考的所有数据均可公开获得。其中包括最新财年的年度和可持续性报告以及2019年的CDP报告。
《指数》所评估的公司均为全球最大食品零售商的主要供应商,这些零售商因其供应链也暴露在这些ESG风险之下。规模最大的动物蛋白上市公司中有12家来自中国,且其主要蛋白质产品与中国产量最高的5种蛋白质种类一致:猪肉、牛奶、鸡蛋、鸡肉和牛肉。其中,4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猪肉,4家专注于奶制品,其余4家主要生产牛肉、家禽和蛋,或多种蛋白质产品。
虽然中国企业在数量上占所评估蛋白质生产商的20%,但其总市值占了40%:在3370亿美元的总市值中,中国企业占1360亿美元。因此,中国企业在各风险类别中的表现和披露行为,对中国内外的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在《指数》涵盖的与中国及其政策格局最密切相关的风险类别中,中国蛋白质生产商的评估结果: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砍伐、抗生素使用和可持续蛋白质。
联合国COP26和COP15峰会召开前夕,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被提上全球政策议程,中国的行动可能会受到全球密切关注。中国政府最近宣布了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还将主办下一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农业和粮食部门日渐远大的政策抱负有助于中国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加速其实现净零排放的进程,同时有利于其他关键性全球问题的解决。